麻省理工:创业工厂的奥秘

2012-11-20

浏览次数

2012-08-29


(发自波士顿)

  今年8月,《福布斯》杂志和社交网站LinkedIn公布了一份“美国最具创业精神的大学”名单。LinkedIn通过其1.6亿注册用户的数据来总结哪些美国高校诞生的公司创始人(公司规模在10人以上)最多,最终20所大学榜上有名。

  不出意外,拥抱“硅谷”的斯坦福大学首屈一指,紧随其后就是人称“东部硅谷”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以及与其毗邻的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校哈佛大学。

  随便列举这三所名校的一些“创业”数据就足以令人咋舌: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理查德·费尔班克创办的第一资本金融公司去年营收185亿美元;麻省理工学院校友目前在全球经营着25600家公司,雇员达到330万人;哈佛大学造就了10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超过榜单中的其他大学……

  谈及美国的大学生创业,其实涉及的不仅仅是“硅谷”。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西北大学……这份名单上的另外17所大学,虽然来自美国的不同地区,学术排名、知名度、学生规模不尽一致,但这些校园所见证、催生甚至培育的创业故事,却各有各的精彩,它们涵盖了网络、金融、医疗、农业等各个领域。

  为什么这些高校可以诞生如此之多的创业成功案例?《环球》杂志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大波士顿地区剑桥市的“世界第一理工科高校”——麻省理工学院,希望可以窥斑见豹。

创业导师“扶上马,送一程”

  MIT创业中心执行主任威廉·奥莱教授告诉记者,该校各级校友在美国创办了2万余家企业,每年收益2万亿美元,每年新增企业数百家。如果将这些公司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其GDP在全球排位可列第11位。

  MIT能拥有如此惊人的创业数据,并不是因为其各大实验室里都坐着《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般的天才,而是因为这片云集了科技界及商界精英的土壤,高度倡导产学研一体化,创业氛围颇为浓厚。

  走进MIT创业中心的办公区域,可以看到一间又一间被玻璃墙隔开的小区域,里面不过是一张办公桌、几把座椅,有的还有一块显示屏。墙壁就是“白板”,可供随意涂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正在MIT工程学院航空航天系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姑娘李立帅,今年暑假没少泡在这里。她与两名创业搭档就创业方案的细节进行切磋、演练,并接受创业导师的一对一指导。

  李立帅所在团队创立的公司名为“Optimix”,现由三个女孩当家。她的学姐克莱尔·斯赛尔担任团队创新技术方案的“主脑”,该校工商管理学硕士艾丽丝·弗朗西斯则负责管理事务。

  三个女孩所参与的“创业技能加速器”,是创业中心今年暑假推出的新项目,相当于创业教育高强度训练班,主要面向包含MIT学生在内的创业团队。10个创业小组从上百份申请中脱颖而出,在3个月内接受来自创业中心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包括组建团队、联系业界代表等。

  这10个创业小组各具特色,大多由理工科学生和商科学生强强联合,力图把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应用并投入市场。李立帅和斯赛尔就是在这个平台上结识了弗朗西斯。

  通过调研,Optimix团队发现了一个市场难题:航空公司经常面临客源冷热不均的情况,机票供求常常难获一致。于是,她们计划通过全新运算模型打造解决方案,帮助航空公司优化定价和收益管理策略。

  李立帅和斯赛尔向记者表示,她们的方案估计能帮助航空公司将年收益提高8%9%。她们认为,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航空公司,还能广泛适用于铁路、公路等行业,甚至还可应用于运动俱乐部。

  对于李立帅这样的创业新人,创业导师们的态度是“扶上马,送一程”。三位创业者都认为,在暑期培训班内得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导师会为每一个团队制定阶段性目标,实施分阶段评估。创业者遇到人脉、雇人、市场营销等各种实际操作难题时,都可以找导师,甚至可以通过导师找到专业人士咨询。

既孵化又保护

  早在上世纪60年代,MIT就开设了“新企业课程”,为高技术人才提供与创业相关的课程;90年代,MIT将其进一步发展为跨学院的创业教育项目,并于1996年正式开办了创业中心。

  MIT认为,从创新到创业的产学研转化过程主要包括七大阶段,即创意阶段、技术发展阶段、商业化计划阶段、企业计划阶段、形成企业阶段、早期成长阶段以及高速增长阶段。为迎合不同阶段的需求,学校先后建立了六大独立运行、各有侧重、有效互补的机构,构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孵化器体系”,在推动大批高素质人才参与创新和创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除了在创业方面提供指导,在保护创新方面,MIT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互利的“后勤保障”。

  由于该校的创业主要集中在以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所以技术保护、专利申请、技术转让至关重要。和斯坦福大学一样,麻省理工学院也拥有自己的技术许可办公室,且作用明显。根据该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11财年这里共见证632项发明诞生、153项专利认证,发放79家企业许可证、110项商标许可证。同期,该办公室收入达8540万美元,包括专利费6960万美元。

  斯赛尔告诉记者,她们已为自己的技术方案申请了专利,在向客户介绍方案时也十分注意不透露核心技术。经过长期的创业教育熏陶,这种自我保护意识早已是MIT年轻创业者们的基本素质之一。

资金来源多,校友当范本

  “你参加100K了吗?”这可能是不少MIT学子常用来打招呼的话。在该校六大创业教育机构的帮助下,MIT学生自发组织了各种创业组织和活动,包括创业工作坊、创业俱乐部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100K创业大赛”(10万美元创业大赛)。这个项目创立于1989年,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运营,现已成为全美高校中最富盛名的学生创业竞赛。

  Optimix的弗朗西斯恰巧就是这个竞赛的执行主任。她介绍说,该项目为学生提供平台,供他们发布自己的创业点子,招募团队成员,方便志同道合的学生组成团队。100K还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培训,以及媒体宣传、法律咨询和人脉方面的支持。这个项目目前已吸引了毕马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汤森路透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的赞助,每年奖金总额为35万美元。赞助方的兴趣之高,本身就体现出了这个项目的价值。

  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资金支持是创业初级阶段的必需品,它自然也在MIT的创业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MIT德什潘德技术创新中心已为90余个项目提供了1100万美元的资金,其中26个项目已发展成熟,并逐步脱离了中心的扶助,进入实际商业运作层面,它们目前已吸引了超过3.5亿美元的投资。在创业阶段,该中心提供的资金支持少则数千美元,多则数十万美元。

  奥莱教授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创业精神已深深植根于麻省理工学院,成为该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这与该校倡导利用所学对世界产生影响的理念息息相关。从创新到创业,也成为诸多校友实现自我追求的重要实践,正基于这种精神的传递,校友们的积极反馈和持续参与也成为MIT创业版图的重要环节。

  比如,创业中心邀请了多位知名校友担当“驻场企业家”,为创业学子们把关。另一校内机构创业顾问服务中心,则集结了一批成功校友作为创业辅导志愿者,其中既有成功企业家可提供高瞻远瞩的指导,也有刚刚经历创业的校友来提供更多创业初期的细节。

  包括奥莱本人在内,该校有一批教授也都或多或少参与了创业——有什么比这更酷的范本?

期待进入中国市场

  8月,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创业大赛正在陆续接收本年度大赛的创业计划方案,踊跃程度远远高于去年。

  这个大赛是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创新与创业论坛(MIT-CHIEF)的组成部分。这个论坛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将邀请中美双方的学术精英、企业领袖以及政策制定者来MIT进行讲演和成果展示,探讨中美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发掘在清洁能源、环境、信息科技、卫生保健和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潜在合作机会。

  “MIT是今天为明天投资的地方。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3亿人口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当然深深吸引着那些有着创新精神的严肃创业者。”该论坛市场总监、该校学生崔媛媛说。

  这次创业大赛的主办方中有一批MIT的中国学生,他们希望能让创业者接触到进入中国市场的各种资源,主要从信息技术、生物医疗、清洁能源、电子设备等高新技术领域征集商业计划书。最终进入决赛的团队将分享总奖金额不低于2万美元的现金奖励。

  奥莱教授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日益吸引着MIT创业者的注意力。

  以Optimix团队为例,她们认为中国的航空业正在蓬勃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期待能与中国的航空公司进行合作。目前,Optimix团队正在积极接触中国航空界人士,并专门制作了中文产品介绍。

资料:斯坦福和哈佛的创业平台

《环球》杂志记者/孙浩 (发自波士顿)

  斯坦福大学的整个校园,几乎每个院系都涌动着创业者的身影,而技术许可办公室、商业关系办公室等地方,也是熙熙攘攘。

  和麻省理工学院一样,斯坦福大学也有着独特的创业支持体系。该校拥有一个“斯坦福创业网络”,是几十家与创业有关的校园组织的联合体,其中有的从事研究,有的教授课程,有的提供外展服务。

  比如,“斯坦福创业角”是一个免费网络资源平台,它提供诸多的视频讲座。演讲者涵盖学界、商界,话题则包括创新、领导力、团队建设、产品研发、市场销售、风险投资、全球化、职业规划、工作与生活平衡等一系列创业者最关心的问题。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说,当创始人利兰·斯坦福夫妇创办斯坦福大学时,他们是在投资于未来,斯坦福大学也将继续坚持这一传统。尽管未来无法预期,但学校始终希望学生们可以富于创造性地引领新世纪的进步。

  如果说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支持项目代表的是一种传统,那么哈佛大学的创业项目则更多地代表着一股新生力量。

  为了满足学生的创新和创业需求并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201111月,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正式开放。实验室主任戈登·琼斯把它称为具有“巨大价值”的事情。

  琼斯说,实验室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其英文标识是“Hi”——把哈佛(Harvard)和创新(Initiative)两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巧妙地结合起来,仿佛在向学生发出邀请。

  “脸谱”网站创始人、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的马克·扎克伯格去年回母校招聘员工时,曾来到当时刚成立的创新实验室,他和学弟学妹们交流了创业经验,并对他们表示了支持。

  琼斯介绍说,在即将开始的新学年,实验室为学生们准备了更多的工作间和研讨会,并且会为有创业兴趣的学生提供去硅谷和纽约的机会。

  曾和马克·扎克伯格一同创建“脸谱”的哈佛校友安德鲁·麦克勒姆,今年秋天也将来到实验室分享他的创业故事。

来源:20129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7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篇:东部硅谷:麻省理工的创业体系

下一篇:初品“红楼宴”